[徽商正能量 思想篇]張愛民:找準定位 、防范風險、發展壯大
來源:徽商集團網 時間:2019-09-05 瀏覽量:24189
——訪徽商新能源公司副總經理 張愛民
徽商記者:您好,張總!我們是徽商采訪團記者宮天辰、鄧蘇亞。首先請您給我們對新能源做一個簡要的公司介紹?
張愛民:新能源公司前身是安徽省燃料總公司,有著四十多年的歷史。步入市場經濟后的初期,主營煤炭、重油(燃料油)分銷業務。2000年進入鋼貿和外貿領域。此后20年中,有過兩次企業轉型與突破貿易的嘗試與努力。
目前新能源公司堅定“做強油品、做實煤炭、做穩天然氣”的經營導向,強化風險防控,糾偏整合業務,著力拓展創新。
徽商記者:張總,您所提到的做強油品、做實煤炭、做穩天然氣具體來說,將以什么方式來實現呢?
張愛民:首先是做強油品,這個概念分為四塊,一是規范開展合肥、六安兩地“多平快”油品貿易業務,穩固存量油品業務;二是開展終端直供業務,中標直供中國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引江濟淮工程(安徽段)江淮溝通段項目用油業務,與海螺、長燃成品油板塊開展沿江外購外銷業務;三是對接徽商期貨的研究所,試點油品業務的期現套保,論證基差貿易;四是著眼規?;洜I、可持續發展,籌劃與中國石油安徽公司開展水上加油船零售及岸批業務合作。
做實煤炭,就是有選擇地重啟相關電廠煤炭業務,嘗試恢復與晉煤集團合資公司的資源通道功能,籌劃建立煤炭資源前哨;對接皖能集團下屬電廠、淮礦電力下屬電廠用煤需求,為自營煤炭業務鎖定可控客戶端,明晰煤炭業務轉型核心事項——構建資源端、用戶端。做穩天然氣,就是推進LNG運貿一體化。結合集團公司正在推動的新一輪“三定”,通過內部競聘的方式產生一個負責人,在駕駛員、押運員選用方面,采取外部市場化選聘與內部在崗人員激勵的方式進行選派。將負責人、調度員(內勤)、駕駛員、押運員打包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,用包干的方式盤活資產。
徽商記者:作為徽商新能源公司的領軍人,您準備如何帶好這只隊伍,引領公司在這個市場中發展壯大?
張愛民:我用這么一句話來總結公司員工面臨的狀態:昨天有貢獻,今天善待你,明天靠自己。具體來說,現在公司處于變革的階段,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直躺在功勞簿上不作為,你未來的發展和價值必須要靠今天你的努力去實現的。
新能源公司的發展壯大大體可分為四個步驟:業務重組,聚攏業務骨干,用好有限資金,盤活可用資產、資質、資源,自營與合作并重。組織重構,成立由業務、財務、法務核心崗位人員組成的執行委員會(5人小組),規范經營管理流程,健全日常運轉機制。與“做強油品”相適應,做實安徽中油運營平臺,擴大安徽中油行業影響力。團隊重建,通過“出、轉、留、進”四種方式,激活組織氛圍,改善用人結構,優化員工隊伍,確立企業、業務、個人三個層面的標桿。文化重塑,促成“改變自我,改善你我”的企業共識與“自尊、自救、自立、自強”的組織氛圍。
徽商記者:您剛剛在采訪中提到了標桿,這個標桿對于咱們新能源公司來說,是一個怎樣的概念?
張愛民:我們一定要有標桿意識,標桿也分層級:企業標桿、業態標桿和個人標桿,其實說到最后,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標桿。新能源公司要根據自己的公司特點,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人員布局,我們的前臺中臺后臺的人員配比問題還需要琢磨思考,在我的理解來看,公司的管理層是屬于中臺,其作用在于督導前臺沖鋒,引導后臺解決問題,哪里薄弱貼合在哪里,這樣的整體才會使一個公司有粘合力,有凝聚力。
徽商記者: 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“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,您作為新能源公司黨員干部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?
張愛民:中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衛中國人民謀幸福,我中華民族謀復興。具體對我們公司來說,通過主題教育學習,我總結了一下,其實現在我們公司的目標就是恢復業務。我們的使命就是找準定位,不回避矛盾,不懼怕風險,發展壯大。想解開理順公司的業務,沒有捷徑,也不能寄望妙招,求生存、抓發展,義無反顧地投入徽商新能源與安徽中油“改變、改造、改善”的進程,時時、處處、事事“找差距、抓落實”。 努力實現“真改革,潤物無聲;微創新,成效不斷”的局面,把恢復業務、壯大發展落到實處。
徽商記者:請問您在抓發展過程中, 是如何平衡風險和發展之間關系的?
張愛民:公司的經營一直是存在兩方面的風險,一方面是主動風險,換句話說其實大部分的主動風險都是可控風險,都是存在規避可能的。另一方面就是被動風險就是我們所說的系統性風險,對于大宗貿易來說,還存在著就是道德風險,其實從前我們往往會忽視道德風險這個要素,承擔了很多被動性風險。做大宗商品貿易的人,一定要有這樣的意識,我們要把風險盡量控制在我們可以控制的范圍內。
公司現在的改造就是要引入風險管理,包括我們現在所進行的期現結合,就是一項風險管理的方式。做大宗貿易不能僅僅憑借著經驗,結合實際來看,這次原油暴跌,從基本面來看是不會存在這樣的可能,但是最終導致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地緣政治、中美貿易戰等一系列因素,業務層面的人可能只會考慮現貨的方面,但是現在我們引入了風險管理這樣的理念,這次的原油暴跌對我們就沒有很大的影響,因為我們已經提前預計并且做好了準備。
另外我們說到平衡風險和發展的問題,我認為不發展就是最大的風險。發展也一定是要在有前提、有定位的基礎上進行良性發展,對于新能源來說,不能急于求成,要找準定位,要做了解熟悉的品種,我們對外合作的時候,需要對合作方進行背景調查、資信調查,這就是防范被動風險的主動行為。對于業務合作,管理層、經辦人以及法務、財務崗位人員都要有清晰的思路與舉措去防控風險。
徽商記者:您希望和徽商新能源公司的全體員工共同打造一個什么樣的未來?
張愛民:我經歷了徽商的風風雨雨,對徽商有著自己獨特的感情,我一直相信徽商集團會強起來,我們都要有夢想,我也相信徽商未來的10年大有可為。我相信,通過3年左右時間的調整、拓展、創新,新能源公司能逐步成為集團內良性壯大發展的二級公司;在所處行業,成為有一定實力、受人尊重的市場主體。